账号登录

账号:
密码:
国外足球俱乐部的经营模式
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中心是俱乐部制。而俱乐部制是我们从欧洲引进的。为了更 
好地学习国外的经验,把我国的俱乐部越办越好,本章介绍一下国外足球俱乐部的情况。 
俱乐部是个外来语,是英文club译音,原意为“总会”和“社交圈”,也指娱乐场 
所。俱乐部本身代表着一种组织制度,传统意义上的俱乐部大多数为会员制,会员交纳 
会费,民主选举管理层,制定规章制度,会员活动范围大都是封闭的。目前这种俱乐部 
制在我国其它行业或领域内也很盛行,比如汽车俱乐部等。西方某些老牌足球俱乐部仍 
保留了传统意义上俱乐部制的某些特征。 
西方旧时俱乐部都带有浓厚的贵族气息。随着娱乐项目的平民化,尤其是当代体育 
在商品中经济的冲击下,逐渐走向市场时候,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俱乐部,尤其是足球俱 
乐部已不能适应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市场环境。因此其运行能力、管理制度逐步 
改进,实际上已与公司制极为相似。例如,董事会原本是公司制的一个组织机构,被俱 
乐部广泛采用;俱乐部领导人已不再以主任、会长相称,代之以董事长、总经理的面目 
出现。 
无论现代企业还是现代俱乐部,在运行机制中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特征:法人机构和 
法人管理结构。也就是说,现代俱乐部必须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产权明晰,俱乐部的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投入各方对俱乐部承担有限责任。 
要讲俱乐部,就得先兜上一个小圈子,首先从足球的发展史、足球的职业化进程说 
起。 
没有什么人能够说得清楚,世界上第一场足球赛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举行的。 
因为其根源可追溯到有记载的历史之初。在前工业社会,这项运动是作为丰收仪试的一 
部分,在每年特别是特定的季节举行的。历史学家在古代的美洲、日本以及中国都发现 
了这种运动的遗迹。 
足球一直是作为一项平民运动存在的。因为在历史进入中世纪以后,马上运动成为 
标榜身价的象征,自命高雅的贵族们是不屑于在地上玩的。并且,他们认为足球对于军 
事训练无益,是一种斥诸暴力的纵情恣肆。但变有较为温和者认为足球是以一种无害的 
方式来释放掉人们多余的能量,因而没有理由去剥夺穷人这种单纯的游戏。 
英国社会自1750年左右起,从农业型转变为工业型,原来在乡间田野中进行的游戏, 
也逐渐转变,以适应城镇环境中狭窄的街道和坚硬的地面。原来由阳光、四季决定的闲 
暇时光,变成了由工厂的人工灯光和老板们的要求决定的工余时间了。道路和交通的改 
善使游戏和比赛能够在土地以外进行,中产阶级所喜欢的运动在全国展开。 
而且,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一部分人过上了自由的日子,并不仅仅是资本家,就 
是工人中也出现了一个富裕的阶层,他们除了正常的开销以外,愿意并能够为足球队和 
球员支付费用.足球俱乐部队由自娱自乐的形式转向靠卖艺为生,或者说由业余向职业 
转化。 
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得最快,英国因此而成为近代世界的最强国,于是许多现代的 
热门体育运动都发源于英国:1857年的登山,1866年的田径运动,1869年的游泳,1888 
年的划船。 
自行车、滑冰、般海、拳击、曲棍球和网球都在英国成立了全国性的组织。职业足 
球作为一项必须依附于商业经济的产业由英国产生,同样是历史的必然。 
在足球运动风行英国之初,英国公学的校友们不仅建立了现代足球的规则,而且确 
立了他们认为在足球运动中人们所应有的精神,即足球应该是不受物欲世界玷污的业余 
比赛。 
人们通常认为是苏格兰移民给英格兰引入了体育的职业化。事实是这样的,19世纪 
8O年代苏格兰球员在英格兰踢球人数众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来找工作的。但对于某 
些人来说,工作相对于足球是次要的。8O年代期间,足球已深入工人阶级,而城镇、乡 
村和私人俱乐部所主持的球赛甚至能让工业生产暂时停顿。 
1871年英国创设足协杯赛,足协杯吸引了英格兰最巨大的观众群,19世纪8O年代, 
观众的数量大幅度增加。1910年,共有11万人聚集在水晶宫,来观看托特纳姆热刺队与 
谢费尔德联合队争夺蓝缎带的联赛。不断有越来越多的工人加入球迷队伍中。这个时候, 
工人们的生活比30年前已有很大的改善,他们已经争取到更短的工时,星期六下午可以 
休息。而且他们能够有钱为自己喜爱的球队观战助威,可以乘方便的无轨电车观看本地 
区的比赛,也可以乘火车去外地观看重大的比赛。 
这个时候,球队基本上都是自发形成的:有的是板球俱乐部改建的;有的是教会组 
建的;有的是街头足球队,先在本地区踢出名声,然后闻名全国。以工人阶级球员为主 
的球队大多获得了成功。 
1885年,英国足协收到了一系列对运动员收钱的投诉,有人靠踢球嫌钱已经成为不 
可避免,足协建立了一些专业委员会来处理这些问题,作出了重罚的警告,但最终足协 
使职业化合法化,虽然加上了种种限制,但慢慢地这些限制都被废止,在这期间球迷们 
功不可没。在1879—1882年间,英格兰的一些足球俱乐部为了提高球队水平,满足观众 
欣赏需要,特地从苏格兰买进了一些优秀运动员,开始向足球职业化进军,便是遭到了 
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当职业队派人与保守的业余队谈判时,三名代表竟被他们蛮横地扣 
留下来,消息一经传出,成千上万的球迷愤怒了,他们组织起来,浩浩荡荡地奔赴代表 
们被扣押的地点。失去了支持的业余俱乐部见事不妙,赶快放人。7万名球迷欢天喜地 
地庆祝自己的胜利。职业化终于取得了胜利。原有陈旧保守的体制开始解体,一种新的、 
充满了竞争活力的体制形成了。 
19O7年一批自认为真正业余足球的球队实在忍无可忍,他们脱离了英格兰足协,自 
己成立了一个业余足球联盟。英格兰足协1923年12月在伦敦全会上专门讨论了职业足球 
的一些细节问题。他们给职业足球运动员下了如下的定义:所有在足协登记注册为一种 
职业的或接受报酬的,或在他们住宿、交通所必需的费用之外,再接受任何形式报酬的, 
都是职业队员。在一场足球比赛中,为任何物质奖励而竞争的队员都应算职业队员。 
很多人认为职业足球有悖于奥林匹克业余精而坚决反对。 
但职业足球却以强劲的势头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 
职业化以后足协马上就遇到一个问题:职业化的球员是要定期拿薪水的,而足协杯 
是采用淘汰制,如果一支队伍在前几轮比赛中就被淘汰,那么那些拿薪水的职业球员们 
又干什么去呢?于是,联赛便应运而生。联赛由经过挑选的球队组成,球队定期以主客 
场制进行经赛,而且给予联赛以优先权。一些自我奋斗的成功人士,小业主以及企业家 
参加了关于联赛的讨论。 
1888年9月8日,有12支球队参加的首届联赛开始。联赛制度如下:积分制为胜一场 
球积2分,平一场球积1分(而非有些人所极力推崇的0分);在积分相同的两队之间以 
平均进球数分胜负(净胜球直到1976年才引入联赛规则中);甲级队降级和乙级队升级 
的甲乙级队赛制。其中关于如何分配比赛门票收入是争论的焦点。 
职业球赛在发展的道路上前进,其精神气质是由足协的业余理想和联赛的家长作风 
共同左右的。许多管理足协和足协和足球联赛的人都致力于他认为可以促进足球的工作, 
却没有考虑过经济回报,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足球运动员也就该如此。而一般的足球运动 
员却不这么认为,力量在他脚上,他们踢球就要得到回报,这些回报应该是他们在工厂、 
矿山和船坞干活所得的一倍。 
2O世纪2O年代被誉为“疯狂的年代”。在萧伯纳看来,这个年代最疯狂的一面莫过 
于人们对体育的狂热。中欧的一位作家尹根·欧文·基什看到了当时社会文明所呈现出 
来的那种不可逆转变化:收音机取代了书刊,电影取代了戏剧,照片代替了演出。在他 
看来,体育是一种新生力量,必须受到政治家的重视。他并不赞成体育运动职业化,但 
作为一名现实主义者,他意识到这一事实是不可避免的。 
1924年奥地利完成职业化。 
匈牙利也随后于1924年完成职业化。 
1925年,捷克斯洛伐克完成职业化。 
1931年,阿根廷完成职业化。 
1932年,法国实现职业化——造成这种拖延的原因在于一些俱乐部担心职业化以后, 
球员会要求得到更多的钱。 
1933年,乌拉圭完成职业化。 
1933年至1936年间,巴西完成职业化。 
当时欧洲隐蔽的职业化占据着统治的地位,特别是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更为明显,这种隐蔽的足球职业化通常是以交通补贴的名义出现,球员往往以“商人”、 
“售货员”身份参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是因为奥运会足球赛是世界最早的国际性重大比赛,它在1912年第5届奥运会上 
被接纳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英国在19O8年和1912年连获两届奥运会足球冠军,充分 
显示职业足球的优势。后来,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足联不准公开表明为职业队的球队参加 
奥运会足球赛,强迫英国派一个业余队参赛,结果英国在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足球赛中, 
首轮即遭淘汰。一气之下,192O年—1924年英国四足协集体退出了国际足联。 
1926年的罗马会议,瑞士提出了以下提案;除各国国家足协确定的某些限定情况外, 
对没有工作的工作日不准许支付补偿。在限定情况下的补偿现在没有实行的将不再支付, 
今后也不容许运动员企图将体育运动置于其工作之上。各国家协会有关这个问题的规定 
必须事先征得国际足联执委会的同意,执委会根据上述原则和各国的地理条件负责确定 
补偿的天数,而各国足协有权决定对损失的工作日是否给补偿。 
这一提案得到了通过。 
这个决议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一种工资和报酬的存在,是欧洲大陆对职业足球首次 
委婉的承认,但古板的英国人断然拒绝接受这种“有补偿的业余”的论点。直到1946年, 
他们才重返国际足联大家庭。善于变通的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则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 
提案,他们一直在搞貌似业余、实为职业的足球。这样在欧洲就形成了职业足球和业余 
足球并存的局面。 
前几届奥运会足球获得了辉煌成就,无论是参加的球队数,还是水平和观众人数都 
显示了足球发展的广阔前景。但是由于奥运会禁止职业队员参加,使一些国家以职业队 
员冒充业余队员参赛引起争议。英国对隐蔽职业队员提出抗议,结果迫使隐蔽职业足球 
色彩最为明显的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一流强国未能参加1928年的第九届奥运会,从 
而造成奥运会足球水平的下降。各国最优秀的运动员都集中在职业队中,而奥运会又只 
允许业余队员参加,这样选派参加奥运会的国家队就不是各国的最强阵容,不能反映出 
这些国家足球运动的真正水平,因而奥运会冠军就不能称为真正的世界冠军。 
面临这种世界足球的危机,各国都要求创办一个不分职业和业余的新的世界锦标赛, 
提供一个可以公平地展示自己实力的场所,看谁会是真正的世界冠军。 
1930年,第一届世界锦标赛(后改称为世界杯)举行了,这是职业足球发展必然产 
物。从此以后,奥运足球就衰落了,这足以说明职业足球所具有的巨大威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职业足球在欧洲和南美洲迅速发展壮大,英国四足协重新投 
入国际足联的怀抱。 
50年代掀起了职业化的高潮,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法国成为热闹非凡的运动 
员买卖市常随着球员的流动,足球俱乐部之间的比赛日趋紧张激烈,各种大型的比赛陆 
续被创设出来,欧洲锦标赛,欧洲俱乐部三大杯赛,超级杯、洲际杯赛都是在这个时候 
应运而生的。亚、非、中北美、大洋洲也纷纷效仿欧洲的做法,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比 
较健全的竞赛体系。 
在欧洲和美洲的带动下,足球运动员市场在全世界建立起来,没有开展职业足球的 
国家的运动员也禁不住诱惑,纷纷加入欧洲的足球俱乐部。为了规范球员的流动,相应 
的法律和法规便被制定出来,足协和俱乐部也都建立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机构,逐渐 
形成职业化的管理体系。高度职业化使足球成为一种产业,靠足球比赛自身的魅力获得 
发展经费,从而推动足球的发展和提高足球水平。 
国际奥委会则坚持强调参加奥运会的代表必须尊重奥林匹克章程第二十六条和1974 
年维也纳会议通过的补充规定中的业余运动员的条件。 
鉴于各国的组织形式各不相同,一部分国家公开承认存在职业队员并设有职业比赛, 
这部分人是明显没有资格参加奥运会的。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却可以以参加世界杯的原班 
人马再参加奥运会,从而从中受益,得到最高名次,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队员 
是有酬金的,因此他们以业余队员的身份参加奥运会是有悖于奥运会精神的。 
1984年,为了使这个长期悬而未决的争论得到解决,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宣布, 
除了欧洲和南美洲参加过世界杯(包括预选赛阶段的)的队员不得参加奥运会外,今后 
不再区分职业和业余运动员,而在年龄上加以限制。 
8O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体制的变化也带来了足球体制 
的变化,职业足球为全世界所推崇,全球范围内席卷着职业化的浪潮。 
到1992年中国实行足球职业化改革之前,全世界已有5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职业和半 
职业足球。 
亚洲:韩国、马来西亚、沙特、泰国和日本;非洲:阿尔及利来、突尼斯、埃及、 
摩洛哥、喀麦垄肯尼亚;大洋洲:澳大利亚;中北美洲: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洪都 
拉斯、萨尔瓦多、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特里尼达和多巴哥;南美洲;阿根廷、玻利维亚、 
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欧洲:奥地利、 
比利时、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丹麦、英格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北爱 
尔兰、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苏 
格兰、西班牙、瑞典、土耳其、前苏联、威尔士、南斯拉夫。 
东欧国家的足球队大部分归军队领导,运动员名义上是大学生、军官、职员和工人, 
实际上他们既不上学也不打仗,既不办公也不做工,是地地道道的职业球员。这些球员 
一旦在国际大赛上获得较好的成绩,各种优厚的待遇便接踵而至。他们的金钱没有职业 
球员那么多,但是与本国老百姓相比,他们已过着贵族式的生活。而且这些球员在功成 
名就挂靴以后,往往还会得到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因此把这些球员列为业余运动员实 
在是难以服人。 
职业体育俱乐部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欧洲绝大多数职业足球俱乐部均属非 
营利性。这是因为他们大多是从业余足球俱乐部中分化而来,而且其职业只是暂时并非 
永久的,一旦球队从职业联赛降入业余联赛,则其身份也就自动地从职业俱乐部降为业 
余俱乐部。这类俱乐部都拥有成千上万的会员,会员会费是俱乐部的主要财源之一,有 
时占俱乐部收入的一半以上,因此俱乐部的性质是不能轻易放弃,否则经济上的损失就 
太大。 
这些俱乐部一般都采用“一部两制”的变通方法,其主体部分和其它业余体育俱乐 
部一样,实行业余原则,按业余的机制运营;而同时按照市场机制来经营职业足球队, 
这种经营也不是为了赢利,而是维持生存。 
这类俱乐部按照传统规定,俱乐部的主席、理事会和董事会成员的主要负责人都是 
业余兼职,不拿工资,俱乐部的所有财产都是集体所有,所有收入只能用于俱乐部本身 
的开支,嫌了钱任何人都无权参与分红,因而也就无人承担亏损的责任。一般俱乐部都 
有大老板作为后台,但是往往投入大、回报小,一段时间后就激流勇退,再有其他沽名 
钓誉的大老板接着上。这一机制的本质属于“大锅饭”,亏了靠别人输血,非常不利于 
俱乐部身身的开经营。 
1992年西班牙职业足球俱乐部连年亏损经营,累计已达3亿多美元,不少俱乐部已 
走上绝路。政府不得不效仿美国盈利性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成功经验,进行改革,下令所 
有职业足球俱乐部必须设为有限公司。自此情况大为好转;三年以后,职业足球的年创 
利已高达3.7亿美元。 
美国的盈利性职业体育俱乐部不实行会员制,全靠自力更生,是完全按市场经济机 
制经营的以竞赛为手段、以营利为目的商业组织,无一例外球员都是老板、公司和财团 
的私有财产,凭以嫌钱,也可以转手倒卖。经营人自负盈亏,职责十分明确。 
运动员是老板的雇员其职业身份是终身的。为了保证比赛质量,吸引更多的观众, 
美国采取下列两个有力措施:一、严格规定职业队的数量和地域分布。例如美式足球和 
棒球各28个,篮球29个,冰球21个。这些队均匀地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每个城市同一 
个项目只允许建立一个队。在吸收新会员时,必须得到现有会员三分之二多数的同意, 
并且交纳一笔可观的而且在不断上涨人会费(以篮球为例,现已高达1.25亿美元), 
新会员所在城市如果离现有会员所在城市较近,还要交纳一笔不菲的补偿费。 
二、合理分配新队员。为使各队实力大体相当,避免出现强弱悬殊的不利局面,规 
定全国每年集中选拔一次新队员,而后依联赛成绩名次,从弱队开始分轮选拔,以保证 
弱队每年都能选到较好的新生运动员。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避免各地为争夺新队员而 
抬高现有运动员的身价,增加球队的经济负担。 
这类俱乐部大多经营得当,少有亏损。而且由于美国法律规定职业运动队属于娱乐 
性组织,划归社会福利事业,可以享受部分免税待遇,因此其利润还在看涨。美国达拉 
斯职业棒球队1984年的价值6000万美元,1989年再易其主时成交价高达1.4亿美元,翻 
了整整一番。 
在欧美,各国足协对职业足球俱乐部和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条件、数量有严格的限制。 
一般来说,成立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必须具有以下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一个 
标准的比赛场地及相应的备用训练场地;二、要拥有一定的注册资金和周转资金;三、 
要有一支相当实力水平的球队;四、要承担后备力量的培养,附设青少年队。 
只有符合以上条件,向足协申报,经批准之后才能宣布正式成立职业足球俱乐部。 
在以上四个基本条件中,前两种是足球俱乐部得以正常运转的保证,第三个是足球 
俱乐部存在的标志,第四个是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基础,也是欧美职业足球俱乐部普遍关 
注的问题。 
英格兰几乎是现代足球博物馆。足球俱乐部最初只是一些喜欢踢足球的人组织起来 
的小团体,现在那些最小的俱乐部依然如此,而那些高级的俱乐部则已走过了从业余到 
职业,再从职业到公司的路程。如今到英格兰,仍然够体验这种历程。 
英格兰有职业俱乐部93个,分为超级、甲级、乙级、丙级四个级别。这些俱乐部体 
制相同,组织形式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也有个别是家族企业性质的俱乐部,如布莱 
克本,或少数开放型股份公司(即上市公司)如曼联等。它们在体制上都是独立经济实 
体,与企业的经济联系是赞助关系。即使是布莱克本,虽然俱乐部的老板和企业老板是 
同一个人,但俱乐部也是独立的。 
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英国公司法是非盈利公司,而股份也是象征性,不分红,不退股。 
德国的俱乐部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即使是乙级队和业余队都有一套机构和训练基 
地。 
纽伦堡俱乐部在6O年代是著名的甲级队,而在它成为乙级队以后,在训练基地内有 
一个三星级饭店,有商品部和室内馆,有七到八块草皮足球场,规模仍然很大,因为俱 
乐部本身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慕尼黑拜仁俱乐部有主席1人,副主席2人,俱乐部各类人员97人。俱乐部有会员4 
万,构成了俱乐部的基础。会员每年每人交纳会费12O马克,而且他们还是俱乐部商品 
的主要买主。会员代表有选举权,可以投票选举主席,还有购票和购商品的优惠。 
俱乐部有一支职业队,一支业余队,24支青少年队。 
俱乐部所在地区占据了整整一个街区,有6块足球场(四块天然草皮两块人工草 
皮)、办公楼、训练房、外地青年队员宿舍、对外餐厅、每队一个更衣室、恢复设施一 
应俱全。 
俱乐部是社会团体性质,但下属有3个公司——商品、产品和旅行社。俱乐部的商 
品经营规模很大,每天发出商品几百箱。1995年队服卖了6O万套,队员的签名球卖了 
1500个,队服不仅自己卖,阿迪达斯公司也卖,但要向俱乐部交纳专利费。 
俱乐部的重要赞助商是“欧宝”汽车公司,除了赞助款以外,还提供职业队员和俱 
乐部官员每人一辆汽车使用,生年更换一部新车。 
俱乐部重要收入是门票、电视转播、俱乐部商品销售、转会费和赞助。俱乐部是完 
全独立的组织,自负盈亏。由于买进球员价格较高,俱乐部要买进青年队员,自己培养。 
在德国每一个俱乐部只有一个职业队,所以慕尼黑俱乐部的二队是丙级队。一般青年队 
员在18岁以后,先放在二队中锻练,或借给其它俱乐部。两年后把有培养价值的再收回 
已队,或者转会。慕尼黑俱乐部很重青少年队,专门有青少年部,有72名专职教练和12 
名兼职教练。 
德国大多数俱乐部没有自己的比赛场地,而是采取租用场地的办法。慕尼黑拜仁俱 
乐部租用的是属于慕尼黑市政府的奥林匹克体育常所以慕尼黑俱乐部的经营主要是在本 
部,在体育场有流动售货车。 
比利时著名的安雾来赫特俱乐部也是非盈利的公司制。过去,老板对俱乐部花钱不 
少,如今俱乐部经营得很好。 
俱乐部有自己的场地,而且是欧洲一流的场地,有华贵的包厢和商务看台,包围足 
球场看台整整一周的是为包厢和商务座席服务的巨大餐饮厅,每年为俱乐部大量盈利。 
俱乐部年收入6亿比利时法郎(约2000万美元),主要来自电视、广播(4O%)、餐饮 
业和俱乐部商品(3O%)、门票(5%)、其它(10%)。 
运动员工资每月3000至25000美元,奖金每场平均为1500美元到7500美元。 
俱乐部负责食宿,每人一辆汽车(离队时交还)。但工资能够拿到手的现金很少, 
俱乐部代交税款、保险费和代存退役金(占工资4O%)。 
运动员准备期每天训练二到三次,每月休息两天,进入赛季每天训练一到二次,每 
周休息一天。俱乐部有3O支青少年队,每个队员每年交3O美元会费,每周训练三到五次 
不等。 
意大利足球法对职业足球俱乐部有关法律地位、组织机构、领导体系、职能、义务、 
活动范围、球员转会、球员待遇、出场费、球场设施、税务以及惩罚等都作了明确的规 
定。与其它商业机构相比,职业足球俱乐部是最规范的组织机构,也是受监督最严密的 
单位。 
就其组织机构和领导机构而言,意大利足球法规定,每个足球俱乐部必须有完整的 
组织机构,要有领导层、管理层(技术层)和运动员三个部分。俱乐部领导成员不得由 
技术人员(教练)等人和球员兼任,甲级、乙级俱乐部或者由丙级升到乙级的球队需要 
一种能容纳2万人的足球场地。 
在意大利,职业足球俱乐部大多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制企业,属于民营企业,一 
般是由实力较强的财团控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纵观职业足球俱乐部,他们在管理体制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俱乐部实行独立经营核算。所谓独立经营核算,意味着俱乐部是一个独立的 
经济实体,是一个企业。俱乐部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向足协有关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同 
时必须提供地方政府部门出具的有合乎要求的足球场地的证明。在足协登记注册后,即 
享有法人权利。经济上自筹资金自负盈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上交利润和税收。俱乐部 
在国家法律和规定范围内进行竞争,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同时受法律保护和约束。 
俱乐部的收入必须用于自身建设,不能挪作他用或私人占有。 
其次,教练员和运动员实行合同制,即意味着允许竞争和人才流动。俱乐部按照自 
己的实际需要在自己经济实力允许的条件下,在足协规定的范围内去聘请教练和运动员; 
教练员和运动员也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球队的环境来选择俱乐部。合 
同制是职业管理的核心。合同是规范各方面关系的法律基础。为了调节合同关系中的争 
议,双方商定仲裁协议以保证纠纷的尽快解决。运动员和俱乐部合同关系中的纠纷,由 
劳动法庭解决。 
职业足球俱乐部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如同一个企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 
系,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 
职业俱乐部的管理机构呈宝塔形,宝塔的顶端是主席和主席团,之下为扇形结构。 
职业足球俱乐部一般都有一位绝对权威的老板,即俱乐部董事长,一般他拥有俱乐 
部近半的股份,掌握着整个足球俱乐部的生杀予夺大权。象意大利的老牌俱乐部AC米兰、 
尤文图斯、国际米兰就分别控制在贝鲁斯科尼、阿涅利、莫拉三位商业巨子手中。 
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总经理是个关键职务,也是个实权人物,负责处理整个俱乐部日 
常事务和比赛事宜,他由俱乐部主席亲自任命。总经理既是经济管理专家,又是足球专 
家,既要使足球队赢球,又要让俱乐部赚钱。总经理的全称是董事总代理。在意大利有 
这样的说法:当一名部长容易,当一名职业足球队的管家难。各级俱乐部为了生存,对 
于机构和人员设置与安排,采取优化组合,上至董事长,下至一般工作人员都采取公开 
招标考核的方式进行,凡符合条件者,双方签订带有严格约束力的合同。凡是在足球俱 
乐部工作的职员都要有较高的修养、商业知识和实际经营的经验以及足球专业知识。 
1995年《福布斯》杂志的全育富翁榜引人注目的地出现了两位足坛人士的名字,一 
个是尤文图斯的老板吉阿尼·阿涅利,排名第五位,拥有33亿美元的资产;另一个就是 
AC米兰队老板贝鲁斯科尼,排名第六位,资产25亿美元。 
意大利足球界老板可谓财大气粗,一掷千金,他们网罗世界足球精英。 
从6O年代起,年轻的英国足球明星如约翰·查尔斯、丹尼斯·洛和吉米·格里夫斯 
开始到意大利淘金后,意甲联赛就渐渐吸收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球员,8O年代明星们奔赴 
意大利的热潮达到顶点。 
曾任世界杯组委会副主席的约翰·弗尔格尼对意大利足球深有研究。他说,贝鲁斯 
科厄利用自己与新闻界的关系,花巨资到国外买来了荷兰的居力特、范·巴斯藤和里杰 
卡尔德三位巨星。观众人数狂增,电视转播时间收视率大大提高,于是大量球员涌入了 
意甲。他们随着金钱运动! 
1986年,贝鲁斯科尼提供了2000万美元拯救了面临困境的AC米兰俱乐部,这个俱乐 
部现在拥有5000万支持者,此举也使贝鲁斯科尼的名字在欧洲家喻户晓。 
在贝鲁斯科尼科收AC米兰俱乐部之前,AC米兰'79~'80赛季被纪律委员会责令降级, 
因为它在和拉齐奥队比赛时,就有打假球的行为。随之,AC米兰队威信扫地,形象受损, 
元气大伤。第二年虽又杀回甲级队,但已回天乏术。在'81~'82赛季中,AC米兰因战绩 
不佳,再度被挤出甲级队行列。无论是球员,还是球队领导,以及广大球迷都心急如焚。 
至此,AC米兰队陷入了危机,等待它的只有破产、拍卖还债的命运。 
贝鲁斯科尼接手AC米兰俱乐部以后,先换掉了两个声名不佳的董事,自己担任了俱 
乐部董事长。当年他57岁,在意大利实业界已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实权人物,从此把全部 
心血注入到AC米兰足球俱乐部的经营和管理上。仅仅一年,AC米兰就令人刮目相看,以 
后奇迹一个接着一个出现。 
为什么同样一个AC米兰队,在8O年代曾举步维艰,而仅仅8年之后,便成为世界足 
坛“王中王”?意大利许多体育记者说,AC米兰的成功是贝鲁斯科尼的智慧之花,也是 
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然。贝鲁斯科尼用足球以外的产业来嫌钱,然后又利用其球星来促进 
商业利益的提高。 
1994年,他参加竞选意大利总理,这一举动让政界和体育界吃惊不校虽然贝鲁斯科 
尼政治经验较少,但他有米兰队的声誉作基础,最后在左右翼和新纳粹党的支持下终于 
如愿以偿,登上总理宝座。 
另一位著名的足球老板是奥林匹克马赛队的贝尔纳德·塔比,他也是一位靠百万富 
翁和足球俱乐部而崛起的政客,在政治上属于右翼,在社会党内部和马赛以外的地方更 
多地被看成是机会主义者。 
命运之神对他的眷顾却不似对贝鲁斯尼那样周到。塔比花费巨资为法国第2大城市 
马赛健立了一支强大的球队。1993年,塔比的马赛队击败AC米兰队,成为赢得欧洲杯的 
第一支法国足球队。1994年塔比以独立的社会党人的身份走进欧洲议会。但与此同时, 
媒体竞相传出塔比及马赛队卷入了一场足球丑闻的消息。结果马赛队降为乙级队,进而 
失去了代表欧洲参加世界锦标赛的权利,并被处以禁止其参加欧洲比赛1年的惩罚。塔 
比亦遭监禁,他的政治前途也到此为止。最后他在俱乐部中的股份被以1法郎2股卖出。 
意大利一些在原职业足球俱乐部明文规定:凡是在本俱乐部工作的高级职员,必须 
持有意大利足球联全会高级培训班的文凭。许多多年从事足球报道的经济系毕业生,因 
为没有这张文凭,就无法考进职业足球俱乐部。 
除了直接领导外,俱乐部一大批生机勃勃的中层业务骨干在足球俱乐部中也发挥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中间主管具体业务的管理层,各个俱乐部不尽相同,下面以意大利尤文图斯俱 
乐部为例简单介绍:阿涅利家族在尤文图斯俱乐部内实行严格的两级管理,即行政管理 
和球队技术管理。行政管理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分部经理等负责决策和经营管理,不 
得介入和干涉技术层的训练和比赛。技术管理则包括领队、教练组、队员和医务人员, 
负责日常训练和比赛,但不参与管理工作。主教练直接向董事会和董事长负责。 
在国际上每年年终要总结俱乐部一年的财务状况,包括财务分析报告、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以及对每一表中具体应用和项目的说明并印成规范的小册子,向俱乐部所有 
成员发送和汇报,以接受监督和听取意见。 
尤文图斯队的中间管理层设三大部,即行政管理部、体育运动部和宣传公关部,三 
个部门的领导直接对总经理负责。 
行政管理部门设有一名行政主任,主管事务性工作,如球队出征时办理签证。 
俱乐部的一切从业员,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为俱乐部夺得好成绩而工作。如果有 
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会被毫不留情地解职。这不仅仅是指一般工作人员,甚至总经理 
也可以被炒掉。 
1995年春天,国际米兰队由于连续几年成绩不佳,从一支强队堕入弱旅的行列,险 
些降级。教练力队员换了一次又一次,却不见任何成效。球迷们不干了,他们和新闻界 
一道,将矛头直接指向了领导层。结果,在愤怒的国际米兰球迷和新闻界的压力下,老 
板贝戈晨尼果真让了位。 
国外足球队特别注意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除了一线队以外,每个足球俱乐 
部都有不同年龄的几支青少年队,负责为一线队培养后备人才。象尤文图斯俱乐部有6 
支青少年队,共有约120人,而且都与球队签订了合同。象皮埃罗和塔奇就是尤文图斯 
俱乐部自己培养的。 
优秀的职业足球俱乐部都有自己培养后备力量的传统习惯,他们通过遍布全国的情 
报网来发现明日之星。俱乐部担负他们所有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 
入足球事业。 
学徒队是青少年队的一种,它是青少年阶段的最高层次,也被称作职业足球俱乐后 
备役。学徒的入队的年龄通常是在中学毕业,16岁的时候。通过约2年试用期的训练和 
比赛,最后将由俱乐部根据水平决定是否接纳成为俱乐部的正式成员。 
之所以有“学徒”这样一个行会色彩鲜明的名称,大概是由于现代职业足球起源于 
工业强国的缘故。 
学徒队制度在欧洲职业足球俱乐部中十分流行,不仅仅是英国,德国等国家都纷纷 
采用。因为这种制度有一个非常普通的优点,就是俱乐部通过较长时间严格训练,可以 
更准确地了解球员的特点、水平及敬业精神。 
已有0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会所焦点
精品推荐
会所管理广告
时尚秀场
名贵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