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登录

账号:
密码:
奥匈俱乐部

                                   整修后的奥匈俱乐部一角
    
奥匈俱乐部坐落在河北区翔纬路以东,建国道、胜利路以西,滨海路以南,距离奥匈领事馆200米,由奥匈帝国在20世纪初与领事馆同时建造。当年的奥匈帝国只在天津建立过租界地,该俱乐部与位于建国道口的领事馆是奥匈帝国留在其他国家的仅有建筑,而这样的奥式建筑在其本土也已不多见。
    人们都知道建国道上有奥匈帝国的领事馆,却不知道还有这样一座小洋楼存在。海河改造时,其他房屋拆掉后这座小洋楼才露出了本来面目。经文史专家考证,这是当年奥匈帝国租界地内的俱乐部,具有很高的保存价值,是天津被迫成为半殖民地的一个永久证据。奥匈俱乐部和奥匈领事馆两栋建筑的存在更充分地说明了奥匈租借地的特征。
    文史专家许杏林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奥匈帝国俱乐部不被人知的原因。第一,奥租界存在时间短。奥匈帝国随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后,1902年才在天津建租界修领事馆和俱乐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作为战败国被迫撤消在天津的租界。这个租界存在了16年,相对于其他几个国家的租界来说,存在的时间很短,完全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也越来越少;第二,领事馆与俱乐部之间距离短。领事馆与俱乐部相距200米,馆内的工作人员把俱乐部当成宿舍,而有的工作人员干脆就在俱乐部内办公。于是,外边的人就把领事馆和俱乐部当成了一个整体,这两个地方都被人们叫做领事馆。第三,俱乐部多次“变脸”。该俱乐部先被改造成旅馆,随后又变成了仓库,最后变成了普通居民楼,人们又在它周围盖上各种各样的房子,让人很难看出它原来的样子。所以领事馆被发现时,人们就以为找到了奥匈帝国租界内的主要建筑,没想到还有一个奥匈帝国俱乐部隐藏在不远处。
    坐落在今河北区建国道上的奥匈俱乐部是一座方方正正的红顶小洋楼,砖结构,共四层,每一层的窗户都方方正正,大门的正面还有两个铁护栏围成的阳台,小洋楼的顶层是错落的尖顶,最底层卧在地下,只有一半窗户露出来,好似地下室一般。刚发现时,楼房的红砖已经陈旧,但高大的圆柱以及窗户上的细致装饰,仍显示着这座小楼的气派不凡。
    奧式建筑有其独特的风格,施工人员对该建筑按照风貌保护建筑的标准进行了复原,对室外外檐进行精心擦拭打磨,将室内扶梯搬到室外进行主体加固,再重新固定于室内。奥匈俱乐部修复后使用古旧家具及近代饰品进行装饰,使其尽显近代风韵。  
    这座位于海河东岸的标志性风貌建筑经过修旧如旧的整修再展风姿,成为海河岸边的新景观。

已有0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会所焦点
精品推荐
中国高端会所俱乐部广告
时尚秀场
名贵钟表